Innoviz,无人驾驶领域一家崭露锋芒的公司

AI明星公司的专利策略研究 2023-2-2

DELIDA-logo.jpg



【摘要】对需要保护的技术而言,技术公开和泄露的风险不仅仅是其推向市场或参展的时候,在日常的研发、商务合作以及人员流动中,都有可能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的泄密,因此,对一些适合用专利保护的技术来说,申请专利时机的把握应该体现在任何一个风险节点上。



Innoviz,无人驾驶领域一家崭露锋芒的公司

by

德理达-智能制造团队

无人驾驶汽车:梦想与现实

在20世纪80年代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诞生了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Navlab 1,受当时算计运算能力的限制,这辆无人驾驶汽车的时速还不如正常人的行走速度。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,除了机械动力技术的不断进步之外,传感技术、数据处理技术、自主辨别能力等可应用于辅助驾驶技术更是飞速发展。

image.png

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与梦想

随着SAE(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: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)在2014年颁布了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,自动驾驶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快速提升。这带动了其上游产业链的研发和生产热情,比如在近3年中应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各式传感器的研发投入明显增加。

其中,作为自动驾驶技术中三大基础传感器系列,摄像装置、雷达和激光传感器,更是借助于各自在遥感测量和军事领域中的高精研发成果,向自动驾驶应用落地。

无人驾驶领域的激光传感专家,Innoviz

本期要聊的是一家专门为自动驾驶提供激光传感器的企业,名叫Innoviz Technologies Ltd.的以色列公司(以下简称Innoviz)。

image.png

Innoviz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mer Keilaf在为以色列国防军开发军事技术后,他开始从事创业公司的研发工作。他先后就职于半导体公司Anobit(该公司于2011年被Apple 收购)和意法半导体,并成为MEMS领域的专家。

2016年,Keilaf为LiDAR(固态激光传感器)寻找新的机会。其中,LiDAR是一种通过用脉冲激光照射物体来生成物体3D表示的传感方法。该技术多年来一直用于地面和空中测量任务。

相比于机械式激光传感器,LiDAR具有集成度更高、3D测量响应更快等特点,更便于集成到大规模生产的自动驾驶汽车中

2016年,他创立了Innoviz,旨在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

崭露锋芒

在同年8月,Innoviz借助A轮融资的900万美元研发了专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固态激光传感器的Demo

在2017年1月的CES展会(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)上,其针对汽车在自动驾驶期间不同场景下的激光感应数据,吸引了宝马公司的注意。随之,Innoviz与宝马公司合作,并转入更切合实际场景的数据感应的研究

针对上述技术,Innoviz公司于2017年CES展会的前几天集中提出的一组专利申请

US20180100928A1、US20180113216A1、US20180081038A1、US20180081037A1等,之后,这些专利又分别作为优先权文件申请了PCT专利,为该些专利进入其他市场做准备。

其中,US20180081038A1专利中提及了可实现不同场景下感应数据适应性调整的检测结构,即一种光检测和测距(激光雷达)装置,其包括:

光子脉冲发射器组件,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子发射器,以产生光子检测脉冲并将其聚焦到所述装置的光子传输(TX)路径;光子检测组件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的光传感器,用于接收和感测通过所述装置的接收(RX)路径接收的反射光子检查脉冲的光子;光子转向组件,沿着TX和RX路径定位并且包括由以下装置构成的复合反射器(CR)。一组可操纵的反射器,其中第一组可操纵反射器是TX路径的一部分,第二组可操纵反射器是RX路径的一部分。

image.png

该光检测装置中所集成的CPU可借助上层或其他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评估当前场景,并通过调整光子转向组件实现对应不同场景的感应数据的输出

产品升级

在推出第一款产品后,Innoviz立即着手B轮融资,以扩大研发队伍和推出性能更高、尺寸更小的固态激光传感器。在三星、软银的推动下,Innoviz在2017年获得6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。

没有让投资人失望,2017年,其在第一代产品功能基础上,产出了响应更快的固态激光传感器。Innoviz携带所开发的新产品InnovizPro在2018年的CES展会中亮相。

image.png

Innoviz开发的新产品InnovizPro

似乎是Innoviz一贯的专利申请习惯,其在2018年1月CES展的前几天,又集中申请了十几项专利

包括其新产品的亮点更切合自动驾驶汽车在弯道(US20180143307A1)、撞击(US20180128920A1)、远近照明(US10107915)等具体场景,以及在快速响应机制(US20180143302A1)等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期间所遇到的更具体技术方案。

这其实是一个暗流涌动的市场

然而,深耕这一领域的公司不止一家,Innoviz也并非该领域的独角兽。

受自动驾驶汽车投资热情的影响,不断有固态激光传感器领域的技术达人开疆扩土,自立山头。这也导致了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,竞争也更为激烈。与之相左地,能够进入自动驾驶汽车制造的下游企业却难之又难。

显然,为了得到有限的汽车制造巨头的订单,固态激光传感器的研发企业不仅将面临更能激烈的市场竞争,还会因人员流动而引发的专利诉讼

Quanergy vs. VELODYNE ACOUSTICS

Quanergy公司就是其中之一,它不仅是Innoviz的竞争者,它还是固态激光传感器领域市场占比较大的公司。鉴于行业内人员流动所带来的资料外泄,Quanergy公司就在2016年向 VELODYNE ACOUSTICS公司发起了专利不侵权之诉以及不当窃取商业秘密等指控。该诉讼虽然尚未结案,但VELODYNE ACOUSTICS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、合作等商业活动则受其影响而减缓脚步。

Uber vs. Waymo

不仅如此,具有Google背景的Waymo LLC公司也因为其核心研发人员的离职这一导火索,使得该公司最终向与该研发人员相关的Uber公司发起了关于固态激光传感器的专利诉讼。

image.png

Uber VS Waymo

Innoviz的专利策略

反观Innoviz公司目前的专利布局策略,其每年都在CES展会前集中申请,显然这是围绕CES展会所展出的产品有目的进行的,而非立足研发方向、核心技术保护和前瞻于同行的竞争趋势

初创公司的专利申请时机与风控

公司在产品参展和技术公开前集中申请专利虽是一种常见的情况,但不应成为一家以技术驱动作为竞争优势公司的单一专利策略

对需要保护的技术而言,技术泄露的风险不仅仅是产品推向市场或参展的时候,诚如上述几家专利纠纷的公司的情况,在日常的研发、商务合作以及人员流动中,都有可能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的泄密。

因此,对一些适合用专利保护的技术来说,申请专利时机的把握应该体现在任何一个风控节点上。但不得不说,有时候这恰是一家初创公司容易忽视的。

在典型的技术驱动的、且竞争激烈的领域中,Innoviz公司一方面拓展了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作,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树立了竞争对手,即那些已经与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固态激光传感器供应商。无论将来Innoviz公司意图像大多数以色列公司一样被收购,或者寻找一条与垄断企业合作的模式,其专利布局策略都需要有所调整,以适应在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的情况下,具有主动出击和迎战的武器—授权专利

* 以上文字仅为促进讨论和交流,不构成法律意见或咨询建议。



上海:上海市浦东新区碧波路690号张江微电子港7号楼6楼     
 
无锡:无锡市梁溪区中山路288号云蝠大厦10楼A09室